期刊简介

  1978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中、高级内、外、妇、儿、五官科医务人员。从创刊至今始终坚持以继续医学教育、岗位进修培训为办刊宗旨。现开设的主要栏目:专题辅导、专家论坛、临床论著、进展概述、综述与讲座、教学查房、临床病例讨论、病例报告、探讨与评价、药物与临床、影像与临床、新技术介绍、教训纵横等。其中专题辅导、教学查房等栏目深受读者欢迎。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90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55/R

邮发代号: 42-141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年第14期文章
  • 消化道疾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粪细菌球杆比例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对消化道围手术期粪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之比(球杆比例)关系变化的研究,探讨肠道菌群变化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180例消化道疾病手术患者进行粪细菌球杆比例的检测,并进行术前、术后观察和对比.结果180例患者中术前粪细菌球杆比例1:9者占80.0%(144/180),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占3.5%(5/144);术前粪细菌球杆比例为2:8~9:1者占20.0%(36/180),术后......

    作者:张金邦;张文雄;魏振刚;张玉花;王丽敏 刊期: 2009- 14

  • 8例巨大胃肠道间质瘤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巨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8例巨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胀、腹痛和腹部包块.均经胃镜、CT检查发现.手术治疗7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例,空肠憩室切除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病变肠段切除术3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2例.结果7例术后病理检查CD117全部阳性,5例CD34......

    作者:毛兴龙;余春;王李华;骆利康 刊期: 2009- 14

  • 肝外伤的治疗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12例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分级标准,对加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Ⅰ~Ⅱ级肝外伤患者行非手术治疗,48例Ⅱ~Ⅳ级肝外伤患者行肝修补术治疗,13例Ⅳ~Ⅴ级肝外伤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或联合选择性肝动脉结扎术,11例Ⅳ~Ⅴ级肝外伤患者行肝周纱布填塞或再加选择性肝动脉结扎的损伤控制性手术.结果手术治疗72......

    作者:万涛;贺亚东;潘忠良;孙伟 刊期: 2009- 14

  • Neuroform支架辅助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性巨型颅内动脉瘤

    目的探讨Neuroform支架植入结合可脱性弹簧罔栓塞治疗破裂性巨型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和防治并发症.方法对诊断为破裂性巨型颅内动脉瘤10例患者,首先将Neuroform支架瘤颈成形,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植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结果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其中致密填塞9例,部分致密填塞1例,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8例栓塞后6~17个月进行造影随访,均无变化.结论......

    作者:曾少建;舒航;陈光忠;李昭杰;詹升全;林晓风;周东 刊期: 2009- 14

  • 多排螺旋CT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腕关节解剖结构复杂、骨块相互重叠,普通X线平片和常规轴位CT很难全面客观地显示关节内骨折和移位的程度,影响骨折的分型和手术方案的确定.螺旋CT以其快捷的扫描速度和完善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对腕关节的损伤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浙江省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泽国院区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对30例腕关节外伤患者行多排螺旋CT检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晓;应琦;吴茂铸 刊期: 2009- 14

  • X线辅助超滑导丝法放置经鼻小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营养支持治疗是危重症患者重要的临床治疗措施之一,由于肠内营养具有更多的优越性而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有相当一部分危重症患者,经鼻胃管喂养可能出现胃潴留,尤其伴有胃动力障碍的患者更为严重,为减少并发症常需要行经鼻小肠营养.但常规放置小肠营养管需要内窥镜引导或行空肠造瘘,对危重症患者影响较大.我院于2008年4-10月,共采用X线辅助超滑导丝法放置经鼻小肠营养管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东锋;王海波;王黎恩 刊期: 2009- 14

  • 结核性主动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结核性主动脉瘤较为罕见,我院2007年7月手术治愈1例结核性假性胸主动脉瘤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报道,以提高对结核性主动脉瘤的认识.......

    作者:韦鸣;许建荣;廖勇;唐际富;黄喜峰;刘玮 刊期: 2009- 14

  • 胃肠道神经-Cajal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网络与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1893年,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cajal率先在胃肠道内发现一种特殊的间质细胞,即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cellsofCaial,ICC),近年来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肠神经和ICC以及平滑肌细胞间形成网络状连接(胃肠道神经-ICC-平滑肌细胞网络).这种细胞网络可以产生慢波和传导电兴奋,介导神经递质的产生和调节.细胞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

    作者:梁国刚;齐清会 刊期: 2009- 14

  • 胃癌外科手术的基本技术和科学基础

    胃癌的外科治疗在经历了原创期、根治期和合理治疗期后,已进入个体化治疗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治疗方法的改进,胃癌的治疗效果取得长足的进步[1].尽管时代发生巨大变化,但在胃癌的外科治疗中,手术作为有效的手段仍被广泛应用,掌握胃癌的进展程度,合理选择胃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根治性、低侵袭性、保存脏器功能仍是胃癌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外科手术技术体系......

    作者:胡祥 刊期: 200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