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中、高级内、外、妇、儿、五官科医务人员。从创刊至今始终坚持以继续医学教育、岗位进修培训为办刊宗旨。现开设的主要栏目:专题辅导、专家论坛、临床论著、进展概述、综述与讲座、教学查房、临床病例讨论、病例报告、探讨与评价、药物与临床、影像与临床、新技术介绍、教训纵横等。其中专题辅导、教学查房等栏目深受读者欢迎。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90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55/R

邮发代号: 42-141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年第14期文章
  • 外剥内扎加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形混合痔76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一种合理的环形混合痔的手术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39例环行混合痔随机分为治疗组(外剥内扎+括约肌切断术)76例和对照组(单纯外剥内扎术)63例.对其术后疼痛、大出血、肛门失禁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39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均一次手术治愈,两组间疗效及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大出血、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但治疗组术后伤口疼痛、创缘水肿、残留......

    作者:李春雨;董卫;聂敏;聂娜 刊期: 2006- 14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目的通过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探讨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8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分别经手术内固定或手法复位,78例手术治疗,107例手法复位治疗,并进行追踪调查,对伤肘功能的恢复状况、骨折愈合时间及畸形出现情况进行分析,阐明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伤肘功能恢复状况,手法复位优于手术治疗;患儿临床愈合时间,手法复位较手术复位平均提前3~4周;关节畸形的出现率,手术复位比手法复位低......

    作者:滕核建;江涛 刊期: 2006- 14

  • 电透下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前,胫骨平台骨折已占各种骨折的4%[1],且青壮年多发.因胫骨平台骨折复杂,手术及固定方法趋于多样化.手术相关设备及器械的更新及应用,使微创术式及间接复位技术得以应用.自2002年2月~2005年4月,我们采用电透下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固定,选择性治疗16例17例次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类Ⅰ、Ⅳ、Ⅴ型)[2],疗效满意.......

    作者:赵永旭;杨冰;高辉;尚静波 刊期: 2006- 14

  • 尿性腹膜炎误诊1例报告

    患者15岁,因腹痛4d,伴尿急、尿痛1d入院.查体呈急性痛苦面容,全腹均有压痛及反跳痛,肌紧张明显,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2.6×109/L,血红蛋白150g/L,红细胞5.00×1012/L;B超提示:左肾轻度积水,盆腔积液.普外科以急性腹膜炎、阑尾炎于2003年10月8日收入院,当日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液体,盆腔内有少许稀薄脓性液,阑尾充血水肿,行阑尾切除,腹腔探查未见......

    作者:荀有海 刊期: 2006- 14

  • 食管癌淋巴管生成研究

    食管癌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比其他消化道肿瘤更差[1],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直接影响治疗方式、局部复发和远期生存.因此,探索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机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途径.......

    作者:陶文虎;于在诚 刊期: 2006- 14

  • 导航手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导航辅助下的神经外科手术是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无疑会极大地推动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导航技术是由立体定向手术、数字化扫描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等的新进展综合发展而来的,是一种人工智能化的神经外科手术辅助系统,它使神经外科手术的定位更精确,术中精细测量变得非常简单,误差降低到小,减少手术时间和侵袭性.......

    作者:佟小光 刊期: 2006- 14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1951年,瑞典神经外科医生LarsLeksell提出了放射外科这一概念,在理论上和许多实践方面研究和论证了不同放射源的优缺点,利用自己研制的立体定向头架进行了第1例放射外科手术,放射源为200kV的X线管.Leksell将这种技术称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radiosurgery)并沿用至今.......

    作者:徐德生 刊期: 2006- 14

  • 神经内镜行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

    神经内镜应用于临床有近百年历史,发展极其缓慢,中间还有停顿;近十年来,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神经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发生了质的变化,并迅速普及,已被国内外许多学者称为是一项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在对脑积水特别是梗阻性脑积水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因其避免了异物置入人体内,创伤小,并发症较少,手术效果显著,患者恢复迅速,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已逐渐成为首选的一种手术方法.......

    作者:宗绪毅;张亚卓 刊期: 2006- 14

  • 立体定向手术进展

    从15世纪末,LeonadoDaVinci提出立体定向的构想,19世纪末,Dittmen介绍立体定向术原理和动物试验,Zemov制造出极坐标定向仪,到20世纪初Clark和Horsley设计出三维坐标定向系统,直到1947年Spiegel和Wycis完成有史以来第1次人脑立体定向手术,人类在立体定向手术的前期准备花费了4个多世纪的漫长时间.1946年世界上第1台计算机问世,1979年Brown提出......

    作者:傅先明;凌士营 刊期: 2006- 14

  • 神经血管介入治疗

    血管内治疗对于多种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成熟的微侵袭治疗手段.过去的几十年见证了神经血管内治疗领域的巨大进步,这些技术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等,技术日趋完善.......

    作者:范一木;孙立军 刊期: 2006- 1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