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中、高级内、外、妇、儿、五官科医务人员。从创刊至今始终坚持以继续医学教育、岗位进修培训为办刊宗旨。现开设的主要栏目:专题辅导、专家论坛、临床论著、进展概述、综述与讲座、教学查房、临床病例讨论、病例报告、探讨与评价、药物与临床、影像与临床、新技术介绍、教训纵横等。其中专题辅导、教学查房等栏目深受读者欢迎。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90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55/R

邮发代号: 42-141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4年第1期文章
  • 卒中后抑郁3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情况同年龄、性别、脑部病变部位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因素的关系,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入选的79例脑卒中患者均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本(CCMD-3)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诊断并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测评,在不同的相关因素条件下进行分析.结果79例患者中PSD确诊36例,发病率为45.6%,其发病率同性别、年龄因素无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PSD的发病率有......

    作者:李晓红;刘萍 刊期: 2004- 01

  • 脉压及年龄与心肌梗死间相互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脉压(PP)及年龄与心肌梗死间的相互影响.方法将416例高血压合并/或心肌梗死患者分为3组:A组(106例)为高血压病合并心肌梗死组,B组(143例)为单纯心肌梗死组,C组(167例)为单纯高血压病组,并选取同期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D组(96例),分析4组人员的PP水平分布状况和对各年龄分组的PP进行比较.结果(1)PP大分布区域:A组>70mmHg,占32.1%,B、D组均在40~49mm......

    作者:郭进 刊期: 2004- 01

  • 临床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致使心肌氧等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产物清除减少的临床状态.其可由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所致.......

    作者:鲁端 刊期: 2004- 01

  • 脉压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临床上常用来描述血压的四个参数为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和脉压(pulsepressure,PP).随着对血压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DBP和MAP是血压的相对稳定成分,而SBP和PP波动较大[1],并注意到PP......

    作者:温前宽;柴艳芬 刊期: 2004- 01

  • 卒中后抑郁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921年由Kraepelin提出这一概念,近几年备受人们重视,并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

    作者:钟雷;张继青 刊期: 2004- 01

  •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了解抗心律失常药对心电图的影响不仅有助正确、合理用药,避免副作用,又能帮助加深对心电图的理解,事半功倍.1970年由WaughanWilliams提出,1983年又经过Harrison改良的分类法将抗心律失常药按其对心肌细胞电生理作用不同分为四类,而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不同.......

    作者:浦介麟 刊期: 2004- 01

  • 常用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要点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临床情况,一些严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需要临床做出快速的诊断和迅速的处理,除心脏电复律、电除颤、电起搏、导管射频消融术外,常规的处理是静脉给药,以便迅速纠正并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静脉药物的特点是使用方便、作用迅速、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作者:王智勇 刊期: 2004- 01

  • 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的选择

    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表现为持续性和非持续性发作,室速形态可为单形性和多形性,而持续性单形性室速或多形性室速如果不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或蜕变为室颤,危及生命,因而及时而正确的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室速患者心脏恶性事件或猝死的发生率,本文将针对室速药物治疗的选择进行相关的论述.......

    作者:张萍 刊期: 2004- 01

  • 心律失常的紧急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处理的第一步是判断有无血液动力学紊乱,临床表现可从轻度血压降低、患者尚可耐受到生命体征的消失.若出现生命体征的消失,则立即行心肺复苏.第二步是迅速了解病情,查清有无可纠正的一过性致心律失常的病因,如休克、血容量不足、心肌缺血、电解质系乱、中毒状态等,尽可能解除病因.......

    作者:卢永昕 刊期: 2004- 01

  • 常用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要点

    尽管随着射频消融、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以及起搏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心律失常的治疗有了巨大的突破.但是,由于有疗效肯定、费用低廉、方便易行、对医生和医院没有特殊器械及特殊技能要求等诸多优点,药物治疗的核心地位仍未被动摇.......

    作者:楚英杰 刊期: 200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