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中、高级内、外、妇、儿、五官科医务人员。从创刊至今始终坚持以继续医学教育、岗位进修培训为办刊宗旨。现开设的主要栏目:专题辅导、专家论坛、临床论著、进展概述、综述与讲座、教学查房、临床病例讨论、病例报告、探讨与评价、药物与临床、影像与临床、新技术介绍、教训纵横等。其中专题辅导、教学查房等栏目深受读者欢迎。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90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55/R
邮发代号: 42-141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出版周期:旬刊
-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胃黏膜病变的认识逐渐加深,以及对术后再出血病人广泛开展纤维胃镜检查发现,急性胃黏膜病变可能是断流术后再出血的重要原因.我们1991年12月~2000年12月收治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病人共60例,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18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学军;朱莹清;王建强;胡明彦 刊期: 2002- 02
-
男性和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男性和34例女性SLE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平均发病年龄、首次症状到确诊时间、临床表现(关节痛、蝶形红斑、发热、浆膜炎、口腔溃疡等)和实验室检查(dsDNA、IFANA、C3等)男女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男性组反复皮肤溃疡为首发症状明显高于女性组(P......
作者:陆亚华 刊期: 2002- 02
-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1980年5月至2000年6月主动脉窦瘤破裂(RASV)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RASV修补及合并畸形的矫治术.其中RASV直接缝合修补21例,补片连续缝合或间断褥式缝合42例,合并手术:室间隔缺损(VSD)修补17例,主动脉瓣置换11例,主动脉瓣成形7例等.结果62例治愈,1例术后死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随访1个月~20年,62例病人心功能改善1~3级以上,胜任日常......
作者:崔广晖;许锁春;李汉臣;赵庆社;许建功;段哲 刊期: 2002- 02
-
食管癌术后并发胃梗阻7例临床分析
我院从1989年2月~2000年12月对215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胃吻合术治疗,术后有7例并发胃梗阻,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厉宣德;仇兆丰;王瑞兰;郭琪云;李兰芳 刊期: 2002- 02
-
狼疮性肾炎治疗的新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脏器损伤的结缔组织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男∶女约为1∶9.狼疮性肾炎(LN)是SLE常见和严重的内脏损害,约70%SLE患者有LN的临床表现,肾活检几乎100%的患者有肾脏损害的病理改变.有资料统计表明,LN患者50%死于狼疮活动本身,而50%则死于过度治疗引起的并发症,所以在临床上对LN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对LN的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
作者:冼翠华;叶任高 刊期: 2002- 02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对立与统一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是大多器质性心脏病进展的终结局.心肌收缩力损害或血流动力学负荷过度,心肌则依靠适应和代偿机制来维持心脏的泵血功能,成为心力衰竭早期重要的代偿机制,但这些代偿机制是双刃剑,终会导致心力衰竭的恶化.基础研究的不断进展推动了心力衰竭治疗,明显改善了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近10年来,心力衰竭的治疗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目前的治疗主要侧重于逆转衰竭心肌的生物特性,β受体阻......
作者:许竹梅;赵水平;贺达仁 刊期: 2002- 02
-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介入治疗现状
现代诊疗策略以初始心电图有无持续性ST段抬高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分为两种临床类型.对于ST段抬高的ACS,早期再灌注治疗的益处以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优于溶栓治疗,已为大量临床试验所证实,并已达成共识.对于非ST段抬高的ACS(UA和非ST段抬高的AMI),溶栓治疗无益甚或有害已有明确的研究结论,而对其早期介入治疗干预的利弊以及适应症的选择、治疗方案的设计和治疗时机的把握等......
作者:霍勇 刊期: 2002- 02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对策进展——-关于抗血小板和抗凝血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共同病理生理机制是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且动脉血栓形成主要涉及血小板和凝血酶激活的二个重要环节.所以,制定改变ACS自然病程的关键对策是抗血小板及抗凝血的治疗.为此,本文综述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以试图探讨抗血小板和抗凝血酶药物对ACS的佳临床应用.......
作者:王伟民;江英 刊期: 2002- 02
-
调脂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多个前瞻性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应用他汀类药物后,其预后有明显改善,并且降低发病率、病死率的程度远远高于减小局部斑块的程度.而贝特类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甘油三酯并降低总胆固醇的作用,包括力平脂等.调脂药在ACS防治中的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方唯一 刊期: 2002- 02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治进展冠脉造影法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机制及预后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溃烂,进而诱发血栓形成引起冠脉血流完全中断或极度降低的病理生理改变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NQMI)和Q波心肌梗死(QMI),约占冠心病人的30%~40%.此外,许多心源性猝死(SCD)的病例也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破裂及其急性合并症有关.此概念于80年......
作者:葛均波;梁春 刊期: 2002- 02
动态资讯
- 1 Ⅲa型食管闭锁的治疗进展
- 2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评价
- 3 下腹部横切口不同缝合方式的临床研究及意义
- 4 终末期肾病患者初次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
- 5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误诊分析
- 6 阿托伐他汀对4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 7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糖代谢紊乱87例临床分析
- 8 合并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并发肌无力危象与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 9 控制性降压对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临床研究
- 10 盐酸替扎尼定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所致头颈部疼痛的疗效分析
- 11 全麻下腹腔镜肝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呼吸循环肝功能的影响
- 12 宫颈功能不全早孕期腹腔镜下宫颈环扎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 13 机械通气期间发热的原因和处理
-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 15 辛伐他汀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联素和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水平的影响
- 16 盆腔恶性肿瘤致输尿管下段梗阻51例治疗体会
- 17 微栓子监测与肿瘤坏死因子-α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
- 18 腰椎疾病同时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症所致间歇性跛行的临床诊治
- 19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抑郁情绪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
- 20 芳香化酶抑制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细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