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中、高级内、外、妇、儿、五官科医务人员。从创刊至今始终坚持以继续医学教育、岗位进修培训为办刊宗旨。现开设的主要栏目:专题辅导、专家论坛、临床论著、进展概述、综述与讲座、教学查房、临床病例讨论、病例报告、探讨与评价、药物与临床、影像与临床、新技术介绍、教训纵横等。其中专题辅导、教学查房等栏目深受读者欢迎。


首页>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6年第06期

三种头高位角度对蛛网膜下隙麻醉后俯卧位阻滞平面的影响

金新强;钱坤莲;唐长菱;黄丽华

关键词:俯卧位, 阻滞平面, 蛛网膜下隙麻醉,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罗哌卡因
摘要:目的:比较三种头高位角度对蛛网膜下隙麻醉后直接俯卧位阻滞平面的影响,以获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的适宜头高位角度。方法将60例择期行PPH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组、20°组和30°组,每组20例。均选取L3~4棘突间隙行蛛网膜下隙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0.5%重密度罗哌卡因2 ml,麻醉完成后分别调整手术床为头高位10°(10°组)、20°(20°组)、30°(30°组),同时让患者俯卧,手术开始前调整手术床为水平位。蛛网膜下隙麻醉注药10 min后完成折刀位。观察注药后感觉阻滞情况、循环功能变化、麻醉效果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手术开始时间和平面固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组调整水平位前感觉阻滞平面上界、完成折刀位前感觉阻滞平面上界、感觉阻滞高平面明显高于20°组和30°组[T(10.47±0.65)比T(12.36±0.72)和T(12.50±0.54)、T(10.12±0.56)比T(11.82±0.66)和T(11.99±0.72)、T(9.53±0.71)比T(11.32±0.78)和T(11.54±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组与3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组注药后15、20 min 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20°组和30°组[收缩压:(120.40±7.38)mmHg (1 mmHg =0.133 kPa)比(131.82±7.88)和(130.47±7.57)mmHg、(119.55±7.65)mmHg 比(131.25±9.67)和(130.23±8.69)mmHg;舒张压:(63.74±6.54)mmHg 比(71.36±8.49)和(74.32±7.54)mmHg、(61.59±6.23)mmHg比(72.98±7.39)和(73.75±6.3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组和3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出现麻醉效果差的患者,但30°组4例为良。10°组各出现了2例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结论蛛网膜下隙麻醉后即刻俯卧位可以通过调整头高位的角度来获得适宜的麻醉平面,PPH比较适宜头高位角度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