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中、高级内、外、妇、儿、五官科医务人员。从创刊至今始终坚持以继续医学教育、岗位进修培训为办刊宗旨。现开设的主要栏目:专题辅导、专家论坛、临床论著、进展概述、综述与讲座、教学查房、临床病例讨论、病例报告、探讨与评价、药物与临床、影像与临床、新技术介绍、教训纵横等。其中专题辅导、教学查房等栏目深受读者欢迎。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90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55/R
邮发代号: 42-141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出版周期:旬刊
-
从病理看乳腺癌的分型和风险评估
乳腺癌是发病率高的女性恶性肿瘤,随着科技的发展,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不断提高,对于乳腺癌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其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但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仍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很多,传统的临床病理分期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即使具有相似临床病理特点的乳腺癌,......
作者:姚峰 刊期: 2016- 06
-
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
近年,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逐渐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对乳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与患者的预后直接相关。诊断乳腺癌的方法多种多样,临床触诊远无法满足乳腺癌患者的早期筛查需求,而自从20世纪60年代钼靶诞生,20世纪70年代乳腺超声来临,以及20世纪90年代乳腺磁共振的到来都为乳腺癌的诊断,特别是对诊断触诊阴性的肿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1]。而近年出现的真空旋切系统,以及快速发展中的分......
作者:王坤;朱腾 刊期: 2016- 06
-
乳腺癌筛查和预防
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女性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中国乳腺癌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仅能提高保乳手术率,同时治疗效果更好,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乳腺癌筛查是实现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重要二级预防手段。......
作者:张林 刊期: 2016- 06
-
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适应证的把握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相继开展的六项有关保乳治疗的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奠定了现代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基础,确立了保乳治疗在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主流地位。乳腺癌保乳治疗包括保留乳房的手术(局部扩大切除或象限切除等)和乳房的放疗两部分,其完整意义应该是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保障乳房良好的美学效果。......
作者:宋向阳 刊期: 2016- 06
-
慢传输型便秘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中不同回盲部保留长度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行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LSCACRA)治疗时不同回盲部保留长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行LSCACRA治疗的STC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回盲部保留10~15cm组(长距离组,46例)和回盲部保留2~3cm组(短距离组,46例),均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后肠梗阻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排粪......
作者:卢志坤;吴永强;杨进华;何德谋;张权锋 刊期: 2016- 06
-
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根治性手术后复发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对HBV相关性肝癌根治性手术后肿瘤复发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接受肝癌根治性手术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HBV感染患者。根据术后是否联合抗HBV治疗及术前血清HBVDNA水平将患者进行分组,肝癌根治术后联合抗HBV治疗45例(治疗组),其中术前HBV高复制(HBVDNA≥107copies/L)28例,术前HBV低复制(HBVDNA......
作者:黄玲玲;郑琦;刘豫瑞 刊期: 2016- 06
-
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在经右胸、腹部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在经右胸、腹部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右胸、腹部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50例采用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空肠造瘘组),40例采用鼻肠管行肠内营养(鼻肠管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导管保留时间、相关并发症及术后营养状况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可耐受营养液输注......
作者:孙明;余兵;刘继辉;张春盛 刊期: 2016- 06
-
七例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全身麻醉剖宫产的管理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因肺动脉高压在全身麻醉下行7次(其中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在首次剖宫产后2年再次行剖宫产,因两次剖宫产间隔时间较长,患者按7例统计)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麻醉方法和术后转归等。结果7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平稳,术后1例因大面积脑梗死自动出院,其余均恢复良好出院;新生儿情况:7例新生儿中早产3......
作者:郝静;杨许丽;孙玉娥;顾小萍;马正良 刊期: 2016- 06
-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采用临床症状评分的方法,对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100例患儿,年龄4~23个月,根据临床症状评分,分为轻度(40例)、中度(30例)、重度(30例),不同程度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雾化组及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各组临床症状评分变化,判断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轻、中、重度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中,雾化组治疗后24、48、72h临床......
作者:孙琦玮;曲政海;王冲;管恩本 刊期: 2016- 06
-
实用新型肛门减压器预防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实用新型肛门减压器在预防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6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用新型肛门减压器组(减压器组)和普通肛管组(肛管组),每组48例,于手术操作完成后分别放置实用新型肛门减压器和乳胶管。比较两组并发症、排气时间及术后引流量等。结果减压器组脱管、肛门痛、肛周皮肤受损、床单污染和吻合口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肛管组[6.25%(3/48)比31.25%(......
作者:王怀帅;邹德龄;刘维波;杨波;许国玺 刊期: 2016- 06
动态资讯
- 1 盲探插管装置经鼻气管插管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 2 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
- 3 重症超声在ICU的应用
- 4 膈肌破裂的诊治体会
- 5 悬挂法治疗低位肛周脓肿的探讨
- 6 鼻源性视觉障碍性疾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评价
- 7 感染性颅内动脉瘤伴脑动脉炎误诊原因分析
- 8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关问题探讨
- 9 ICU 35例肺栓塞的临床诊断步骤与治疗
- 10 低分子肝素强化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临床观察
- 11 鞘内注射氨甲蝶呤和地塞米松治疗重症中枢神经狼疮初探
- 12 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13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14 中等直径基底节区单灶脑梗死早期运动障碍加重的危险因素及与大脑中动脉病变关系分析
- 15 髓芯减压植骨术联合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16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 17 生活习惯相关成人病
- 18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21例治疗体会
- 19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合并胸椎隐匿骨折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 急性心肌梗死基础研究进展